❤ 飲食生活 LIFE

 

  • 飲食中的趣聞與閒談、日常煮食、異國食材、書籍、旅行中的某道料理...
  • 簡單的手繪插畫,圖解烘焙、烹飪中的小tips
吱吱喳喳,閒聊喫茶趣~


#C 冷便當(Cold lunch box)

去年先生工作的地方突然無法提供微波爐加熱食物,於是萌生作『冷便當』的想法。開始以為很困難,腦中浮現的是電視劇裡的精緻“日式冷便當”,例如:要在天還沒亮就起床準備、食物現作、設計可愛造型…等,這似乎不是我這夜貓子能完成的呀~(呵)。躊躇了一段時間,在網上爬文找資料,規畫可行性,購買適合的便當盒及器具,終於在今年二月正式登場了我的台式冷便當── 一側排列著1/4杯的白米醋飯,接著是清炒的二三種蔬菜,偶爾會有自製的醃蘿蔔、小黃瓜,再放入肉片或烤雞或豆乾,經常會有炒蛋及荷包蛋,各樣的食物被依序排列在小小的便當盒內,沒有造型設計,只有自然色澤與平衡的幸福感~ 


▆ QA-form ▂
Q)什麼是冷便當?
指將料理製作完成後,待完全放涼再裝盒,不需加熱即可食用的便當,在日本非常普遍。

Q)冷便當一定要現作嗎?
不一定。為了多睡一點,我的作法是可快速又簡單料理的才當天作(如燙清菜、炒菜、炒蛋),前一天的熟食則使用微波爐或烤箱復熱(如魯菜、燉菜、烤魚或烤雞等),應避免湯湯水水或油脂過高的菜色。

Q)冷便當在台灣適合嗎?夏天炎熱的氣候不會壞掉嗎?
一開始我們也擔心會壞掉,從二月開始製作到目前八月,經歷冬天及夏季,已製作約百多個冷便當,都沒有壞掉唷!以下幾個重點經驗分享:
①環境衛生:保持製作與冷藏環境清潔,可善用保鮮盒與酒精消毒。
②徹底加熱:不論是現做或復熱熟食,都需加熱完全,多次翻熱更佳。
③避免細菌孳生:料理完成後放在網架上攤平,降溫至室溫以下再裝盒。

Q)額外要注意的地方與工具
我會準備酒精、溫度計、電風扇及多個網架,確保食物均勻地降至30度以下(或低於室溫、不冒煙)再裝盒,以確保安全。



update 114.08.07

#B BOOK 

圖解麵包辭典》── 這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書,
簡短的介紹麵包有關或無關的一切,
例如,麵包的製作、工具、世界的麵包、麵包店、酵母、高含水量麵糰…。
又如,手、天氣、氣味、葡萄酒、鄉下、音樂、博物館、思想、大樓…。

話說很久沒買書了,不是在圖書館借,就是買電子書,逛書店時被這「麵包」主題與「可愛」插圖吸引,以及在「麵包迷」就應該支持「麵包迷的書」的理念下買了這本書。書放在床頭,睡前翻個幾頁,覺得有趣,看完後好像知道了些什麼,又好像不需要知道這些的感覺 (~ ̄▽ ̄)~

update 114.07.04

#B 蘇打粉 vs 泡打粉


蘇打粉 Baking soda  ↪

✓ 為碳酸氫鈉,鹼性物質。
✓ 需遇酸(ex.檸檬、巧克力等),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,使膨脹。
✓ 遇水會立即反應,混合後需盡快送烤箱。
✓ 非愈多愈好,太多會產生肥皂般的鹼味。
✓ 有中和酸性及增色效果,亦可用於烹飪上(ex.調製酥炸粉)。

泡打粉、發粉 Baking powder 

✓ 成分=蘇打粉+酸性物質(ex.塔塔粉或鋁鹽)+澱粉(ex.玉米粉)
✓ 為中性,不用額外酸性物質即可反應。
✓ 部份具兩階段反應:
  第一階段遇水即開始釋放二氧化碳;
  第二階段烘烤加熱時再次產生二氧化碳;因此可不必馬上烘烤


▆ QA-form ▂
Q)蘇打粉和泡打粉可以互相取代嗎?
不建議。成份不同、比例不同的關係,效果會不同。若成份中無酸性物質,小蘇打粉沒辦法發生化學變化(若為研究性質,另當別論,但請留意安全)。

Q)如何保存及辨識可用性?
兩者都需放置於陰涼乾燥處保存。
小蘇打粉+白醋
立即起泡具有效性(可以使用)
泡打粉+(或熱水)立即起泡具有效性(可以使用)



烘焙時較習慣用泡打粉,蘇打粉用的比較少。雖說應依照食譜不要隨意取代使用,但個人經驗,若家中正好無蘇打粉,就會用泡打粉替代 (哈),但不曾以蘇打粉替代泡打粉,擔心會有肥皂味。拿來烤餅乾,比例相近的情況下,蘇打粉的餅乾會比較硬脆,裂紋明顯、色澤漂亮(ex.桃酥);泡打粉的餅乾裂紋較不明顯,表面較平滑,口感鬆脆(ex.一般手工餅乾),坊間亦有很多泡打粉+蘇打粉的配方。另外,其他材料及作法的不同,對餅乾的質地也有很大的影響。總之,都試作看看唷 ٩(^ᴗ^)۶ 

update 114.06.16










留言